
- 保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医疗单位
-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 保定市红十字医院
救助电话:0312-3966120
0312-3966666
预约挂号:0312-3966001
【健康科普】熟悉了“心梗”、“脑梗” ,今天咱们来谈谈“腿梗”
- 分类:健康科普
- 发布时间:2022-04-06
- 访问量:
【健康科普】熟悉了“心梗”、“脑梗” ,今天咱们来谈谈“腿梗”
- 分类:健康科普
- 发布时间:2022-04-06
- 访问量: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不少人觉得,上了年纪腿脚不灵便那是正常事!可这种老百姓认为的“正常事”,很有可能是发生了腿梗。是的,你没有听错!下肢动脉血管也会如同心脏血管、脑血管一样发生阻塞,从而引起下肢动脉缺血,严重时会出现肢体坏死,这就叫做“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或者“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俗称"腿梗"。其实“腿梗”发病率以及危害程度,不亚于“心梗”和“脑梗”。心梗和脑梗如果救治不及时,多数情况下是直接要命;而腿梗处理不及时是“要腿",再放任不管就会"要命"。
“腿梗”主要发病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但也有其他特殊的病因,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动脉炎、外伤、动脉栓塞等。它的发生机制与“心梗”、“脑梗”相似。“腿梗”是由于下肢动脉发生梗塞,导致下肢远端缺血缺氧,进而引起肢体发凉、麻木、溃疡甚至组织坏死。疾病初期,许多人并不放在心上,最终延误病情,导致截肢、残疾。
“腿梗”根据发病缓急分为“急性腿梗”和“慢性腿梗”。
“急性腿梗”起病凶险,栓子多来源于心脏。心房纤颤与心室内血栓形成是栓塞的高危因素。一旦栓子脱落,就会导致血管阻塞,相应供血范围缺血、坏死。脑、肠、肝、脾、肾、肢体等有动脉血流的地方都有发生栓塞的风险。栓子大小不同,栓塞部位不同,侧支代偿不同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外周神经缺血耐受极限一般为1-2小时,超过4-8个小时的肢体缺血就会出现肌肉坏死。因此,对于下肢急性动脉栓塞的病人,越早的恢复血流灌注,患者将越多的获益。一旦超过了一定的时间极限,组织缺血坏死严重,血流恢复再灌注后反而会加重损伤,也就是所谓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同时血流会把原本局限在一处的坏死产物带到全身,这些坏死产物会抑制心脏功能加重心衰,诱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加重病情危及患者生命。
“慢性腿梗”最早症状常常是“间歇性跛行”,具体的表现是:步行一段距离后,无其他原因出现小腿无力、麻木、酸胀、甚至疼痛,不得不被迫停止走路,站定休息几分钟后症状消失,再次行走一定距离后症状再次出现。刚开始可能走300-500米,随着下肢动脉硬化病变的加重,跛行距离也会缩短,甚至最后可发展到只能走50米、10余米。这种现象是因为下肢动脉硬化、管腔狭窄或闭塞,造成下肢远端肌肉缺血而引起的。当步行一段路程后,小腿肌肉营养需求增多,耗氧量增多,代谢产物也增多,这时病变的血管已不足以承担所增加的供血任务,肌肉便发生缺血、缺氧和代谢产物堆积,出现疼痛。站定休息后,肢体供血逐渐得到代偿而改善,症状便自然消失了。
什么人容易发生“腿梗”?如何有效发现呢?
急性腿梗由于发病急骤、症状明显,患者大多会及时就医。而慢性腿梗由于起初症状不明显,休息后能恢复,往往导致延误就诊。特别对于存在 “九高一少”即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高体重、高血压、高血液粘度、高年龄、高精神压力、高烟瘾和运动少的中老年人,是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高危因素,本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患者。 人体在大约30岁以后,动脉开始有脂质沉积,到中年以后,就应关注自己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情况,每年定期到医院检查动脉血管。对于慢性腿梗,在家里就可以进行自查,即“看一看,摸一摸,走一走”。“看一看”就是看足部的颜色,有没有变白或变紫变暗;“摸一摸”就是摸一下足部的温度,凉不凉,足背动脉存在不存在,减弱没减弱,两边对比一下;“走一走”就是以正常的步行速度走一段路,感觉一下小腿或者下肢有没有酸痛等不适的感觉。如果出现了足部的颜色、温度的变化,足背动脉也变弱或者消失,再有走路后下肢的酸痛不适等症状,就要注意了,一定要去正规医院的介入科就诊。
那么得了“腿梗”如何治疗呢?
传统的扩血管、活血药物治疗和各种手术疗法疗效不明显。近年来应用介入治疗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已取得显著疗效。介入治疗即血栓抽吸消融、斑块旋切、药涂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通过从血管腔内最大程度的开通血管阻塞段,能够最大程度的改善患肢血供,挽救肢体,尤其对于同时存在大中动脉闭塞的患者,效果显著,立竿见影,且介入治疗具有“定位准确、不开刀、损伤小、疗效好、恢复快”的特点,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
近日,我院导管介入室分别为两例“腿梗”的患者实施了介入手术,手术效果明显。84岁的张某左下肢疼痛4小时来到我院急诊科就诊,通过完善下肢超声检查等,确诊为左下肢动脉闭塞。71岁的张某,双下肢水肿两周伴乏力、下肢皮温降低,诊断为双下肢动脉硬化。两位患者通过介入手术后均已康复。
随着介入技术的迅速发展,很多传统观念中必须通过手术的病变也可以通过介入方法解决。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长期得不到正确诊断和治疗,病变日益加重最后发展到肢体疼痛、坏死,最终不得不截肢,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在此提醒大家,尤其是中老年朋友,重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及时就诊,早发现、早治疗。
供稿:导管介入室 马志刚
排版:谢建武
审核:张晓娟
主审:丁 洁


冀ICP备13014301号-1 冀ICP备13014301号-2
救助电话:0312-3966666 ; 0312-3966120
预约挂号: 0312-3966001
邮编:072750
地址:河北省涿州市范阳中路57号

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微信服务平台

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微信服务平台


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微信服务平台

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微信订阅号